第(2/3)页 而对方一手易容术更是让他忌惮。 “若宁王殿下有心,本人愿意为殿下做一些穿针引线的事情!”李鸿儒道。 “你……” 宁王看着眼前之人,一时心中有着极为剧烈的波动。 他很清楚这种穿针引线机会的难得,但宁王也很清楚插入这些事情的后果。 但如李鸿儒所言,他的机会不算多。 若李道宗进发沙门城之前就有准备,王庭的事情不太好做,甚至于他有不小的危险。 “殿下要想清楚,若将来您继承了王位,这些地方这些人可都是您的,死了也就没了!” 战争免不了死伤,但大唐还未到踩踏老百姓鲜血前进的地步。 大唐军团至多是将这些人驱逐,不断驱赶向吐浑诸多重城,不断加重这些城市的负担,让这些城市难于承受人口压力,最终走向崩溃。 相较于吐浑王庭不出兵,只是蛊惑城民顽抗,驱逐之下至少还有大量的活命机会。 “您的资本不多,只有前期才有机会,若是往后,朝廷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人。” …… “你们要打到什么程度?”宁王问道。 李鸿儒的不断蛊惑和催促,让本就有一些心思的宁王摇摆不定,脸上神色晦暗。 待得驱离了身后跟随的一些兵卫,又找了一片屋檐之下处,宁王才低声询问。 “汗国是什么样,吐浑就会是什么样”李鸿儒回道。 “我要怎么做?” “对大唐进伐有利的事情都能做,大唐的军团必然会决战王庭主力军”李鸿儒笑道:“您出的力越多,在大唐朝廷中也会愈加无可取代。” 叛徒当得早,其他人想叛也没了什么可叛之处。 李鸿儒不乏提示吐浑王庭的作战方针,军力布置,预谋和想法,辅助提供大唐军资。 宁王虽然被排斥在王庭之外,但依旧有名王的地位,能知晓诸多事情,也极为方便操作不少事情。 “你们真能确保我坐上可汗之位?”宁王问道。 “那与您的付出有关”李鸿儒提醒道:“与吐浑王庭成员交流不止我这一路,您要多出点力,超出其他人才行。” “我怎么可能比过他们,我没兵没权,落于大隋那十余年也将势力关系丢得一干二净……” “我们大唐需要干净一些的人!” 宁王喃声时,听得李鸿儒之言,一时有着醒悟。 大唐是想要一个便于控制的人。 这与曾经的大隋没区别。 只是大隋采取了质押太子的选择,而大唐很可能直接扶植一个吐浑国代理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