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有人名满天下,有人轰动一时。 但也有人位置不起眼,只是跟随打酱油,少有人得知。 比如李鸿儒在征伐吐浑国时就是这样的情况,一个破虏校尉的职位并不高,但他干的事情不算少。 相较于其他征伐吐浑大将的威名远扬,他并不显目。 唐奉义在当年也是这样的情况。 职位低,权限不足,但他参与了兵变弑君之事。 唐奉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但他并不显目。 这也让唐奉义最终活了下来,甚至依靠能力担任一方区域重要文职。 这是逃离了颠覆风波,又避开了大唐建国征战混乱期的人物。 若非李淳风深挖,便是李鸿儒也不清楚唐奉义是这种重要人物。 朝廷之中哗然声一片,唐奉义的脸色顿时有了灰暗和阴郁。 “你调查我?” “你们不是也把我告了,还给我摊了一些没谱的罪名”李鸿儒嗤笑道:“我这可是说实话,我能说出来就有拿捏你的证据!” 朝廷交锋,动辄倾覆。 已经到了相互捅白刀子的时间,双方都没客气。 李鸿儒提及的那些没谱的罪名不算重,最多责骂一番就过去了。 但唐奉义感觉自己这些事麻烦很大。 虽然今朝不问前朝罪,但这会导致大批摇摆看戏的朝廷官员,又或本是支持他的人调转方向,甚至于动摇唐皇的态度。 “隋炀帝当年闹到民不聊生,我们行事没有任何过错”唐奉义高声道:“这定然是李靖的反咬手段,他就是怕我揭穿他的真面目,他是仙庭的执刑官李靖下凡,他才是真正想颠覆朝廷的人。” “李靖大人不好说,你可是实锤”李鸿儒哼声道:“你定然是婆罗门隐藏的暗刺,此前掀翻过一届朝廷,此番又想来行事!” 论及泼脏水的功夫,李鸿儒常年历练下来,他本事也不算差。 这是莫须有的罪名。 但这也是直接致死的罪名。 颠覆、谋逆等罪名的后果就是死,便是丹书铁券都不好用。 相较于他,唐奉义的底细更不干净。 “我没有,你这是血口喷人!” “你们凭借几句话就想诛杀大唐的功臣,若论血口,谁能比得过你们!” …… 唐奉义发声,李鸿儒回呛。 一时间,朝堂上各种议论纷纷出炉,各种声音不断。 高甑生脸色一红一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