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鸿儒介绍着扶馀国的状况,这让唐皇不由吸了一口冷气。 帝王个个都是不凡之辈。 即便宁王也是如此。 而写下这份文书的扶馀国主更是一个狠人。 一人上位,直接诛杀所以不服者和潜在的反叛者,宁可扶馀国从此凋零,也不想有任何后患。 这份狠辣与果断,让唐皇不由打了个激灵。 眼前是一份投诚的文书,但若是他颓丧下去,这大千世界中的其他人并不会因为他丧妻悲伤而留情。 张仲坚是一个合格的王者,除了张仲坚,还有其他帝王,还有秘境。 唐皇浑身一冷,往昔诸多哀愁念头消退了许多。 若不想成为扶馀国的今天,那他只有更努力去前进,带领大唐走向更强的明天。 “扶馀国主还在五庄观?” “那也不是很清楚,我回来时还在里面探讨长生呢”李鸿儒回道。 “长生……” 唐皇眼睛触动了一下。 “镇元道长说,他的长生之气和国运之气难于相融,只能在其中选择一种!” 李鸿儒伸了伸脖子,唐皇眼睛中的一丝异芒随即又消退得干干净净。 “他是得道的高人,自然不会撒谎!” 听明白了张仲坚的追求,唐皇亦点了点头。 张仲坚就是例子,或许张仲坚还在等待,等待大唐接收扶馀国,破了扶馀国运,也抹掉张仲坚身上的国运之气。 作为帝王,又承受着诅咒,唐皇从来不会嫌弃国运之气的增添。 这是一桩喜事。 唐皇从来没想到李鸿儒出去转悠转悠,还能直接带一个藩国回朝廷。 这是不费一兵一卒,就直接送了一份大礼。 不管扶馀国有多落后,扶馀国民的愚昧和不成才,单这方区域便有着重要的意义。 “扶馀国主动纳入大唐,新罗、百济、句骊三国或许也会有异动,有可能向我朝臣服”唐皇指着文书道。 “句骊的国策与我们一样,又具备诸多天险,有恃无恐,他们或许会有些不甘心,想着谋算扶馀之地”长孙无忌道。 “到时刀兵上见高低便是!” 唐皇应声下来。 送到手中的国土,他没可能让出去。 若是句骊国生事,他便会毫不客气的打。 他此时哀伤诸多,一腔的怨气,言语中不乏锋利。 这让长孙无忌连连点头。 送上门的礼,大唐不可能拱手相让,这必然会生出一些隐患,但这也是大唐需要付出的代价,才能将这些送上门的礼收下来。 “让侯君集去扶馀国走一趟!” 唐皇低声与长孙无忌叙说时,李鸿儒抿了抿嘴,这让唐皇有些诧异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