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譬如前朝大隋便不乏婚配公主到各国,这些国度不仅包括汗国,也包括了吐浑等国。 前朝的公主杨荷更是一度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。 只是相较于前朝出嫁时的风光,此时的吐浑国已经被打残,难有多少风光可言。 “李鸿儒,你既然在朕这儿有提议,是做如何想?”唐皇开口问道。 他的发问让诸臣声音一停,不少人目光投来,亦想听听李鸿儒是如何做想。 “陛下,河源郡王年少可栽培,又未曾有任何婚事,是难得一见可选之人。” “他赤诚有心,对朝廷忠心耿耿,难有二心可言。” “若是有上佳的婚配,这亦能宣扬陛下仁慈,也证明大唐不仅仅只是征服,而是愿意与诸国携手,成为一个共同的团体。” 虽说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五千金,但若是要瞎掰,李鸿儒也能瞎掰出一些道理来。 短短讲述了数句,李鸿儒亦是闭上了嘴。 一者是慕容忠烈的忠心。 一者便是大唐的声威。 其他言语说的再多也是枉然,只要叙说这两处重点便足以。 有个人条件,也有政治条件。 相对于弊端,益处显然也很多。 他的发言让房玄龄都点了点头。 大唐此前不曾开先例,那是大唐处于弱势,送公主过去就是受苦,难有话语权可言,而与小国联姻更是毫无作用,徒招惹笑。 但在此时,大唐声威愈震,嫁公主亦是可以风风光光。 公主前往吐浑国的地位毫无疑问是顶尖。 一切便如大隋征服国度后下嫁公主管控一样。 只是河源郡王年轻了一些,王庭资本也弱了一些。 除此之外,对方的一切堪称完美。 “老臣觉得此事可行!” 房玄龄最终点点头,选择了赞同。 “有敬畏而无忠心,无疑哪边的刀锐就跟哪边,加强连理情谊确实是好事”侯君集亦是开口道。 他并不会因为李鸿儒是自己麾下就力撑,而且婚配之事的争议较大,更是涉及到了皇室。 待得房玄龄开口,侯君集思索数秒,这才跟随而上表态。 “确实不错”长孙无忌亦是点头道:“河源郡王年少有为,配得上我们大唐的公主。” “也要看一看哪个妹妹愿意前去才行”太子开腔笑道。 慕容忠烈虽然年轻,但唐皇的儿女大多已经许下婚配,便是那年岁小的也没例外,此时想寻一个适龄公主的难度不小。 这是第一桩联姻之事,需要谨慎,也需要能操作过来,更是需要有能力的公主才能前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