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此时与师兄等人相聚,顿时有了一番叙说。 公孙举对李鸿儒这几年的经历有兴趣,李鸿儒也对公孙举等人伴随杨素数年的经历有兴趣。 他最初替师兄顶缸,而后师兄接班,待得杨素归来,又很可能会拉他下水。 虽然实力猛涨,更是拥有离火的底牌,但李鸿儒并不想惹厌到杨素。 这是镇元子都头疼的人,他也惹不起对方。 若是被杨素叫唤,李鸿儒依旧只能去配合。 但所幸杨素确实不错。 排除杨素苏醒时神志不清造成的杀戮,又有一旦别人给他造成麻烦,杨素必然报复的睚眦,杨素甚至不能列入到坏人的行列。 若是身处杨素的位置,很难有人做得较之杨素更好。 杨素能入朝廷,也能跨马带兵打仗。 虽然属于文人,但杨素宛如文武双全者,能耐较之诸多儒家文人强悍太多。 这是房玄龄屡有对比的朝臣,长孙无忌亦是不乏赞口。 放在秦皇朝时,杨素便是吕不韦一类的人物,放在汉王朝,也只有萧何等人才能比拟。 王朝不同,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。 但无需质疑,杨素确实属于一个朝代的顶级人物。 至少将杨素评为大隋第一臣并无多少问题。 李鸿儒与公孙举等人声音从最初的焦急和热语,又慢慢陷入低声的慢慢交谈。 彼此相互聊下来,李鸿儒也清楚了公孙举等人这数年的旅程。 这趟旅程很辛苦,但也不乏裨益。 跟人也看跟随的对象,公孙举等人虽然被杨素压榨得不轻,但实力亦有着不菲的进步。 如今公孙举飞纵能耐出色,更是隐约望见元神七品的门槛,而不像当年一样难有寸进。 陶依然气血凝固,实力稳步上升,虽然没有勘破八品,但配合上霓裳羽衣,她空战的本领极高,较之往昔实力要强悍太多。 即便年龄最低的公孙韵,此时也迅速踏入到武魄三品,在不断的探寻大墓外围中承受着裨益。 “杨公说一共有十二座大墓,但我们不断探寻,最终只找到了八处,说不定以后还有一番折腾”公孙举低声道。 若非察觉旅程中激增的小麻烦太多,有了异常,杨素等人依旧会不断探查,而并非回长安来了解情况。 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 杨素这是前去解决袁天纲,想着杀一儆百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