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回想起文公主此前说过的话语,李鸿儒从逻些城回长安的路转向了吐浑国。 他出了城,抽鞭扬马而去。 “是他吗?” 逻些城一角中,大梵天化成了一个普通僧人的模样,询问着身边的比丘尼。 “应该是他!” 比丘尼开口,声音与妙音没有任何区别。 “他们之中谁才是真正的松赞王?” “逻些城的松赞王又是谁?” “我们的寺庙到底算不算数?” “在面临仙庭推算核查时,他们会不会有推脱?” 大梵天连连吐了数声,这些问题让妙音难于去回答。 在妙音的注目中,离去的松赞王虽然具备着唐人的面孔,但对方同样能指挥秘卫,具备帝王之剑,甚至那把剑在对方昏迷无意识时有着护主,展现国土区域内借用国运斩杀的威能。 但在逻些城中,王城大殿的松赞王亦是有秘卫守护,此时正在指挥国事。 这两个人似乎都做不得假,也没人可以去做这种假。 “莫非他们是阴阳赞普,一人在明处,一人在暗处,需要时可以做随时的替换?” 大梵天最终提出了一个构想,觉得自己的猜测不断接近现实。 “但我更怀疑离去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松赞王,他很可能潜藏在唐国中行事,否则他们为什么如此轻易和极为排外的唐国联姻上”妙音道:“眼下的逻些城有我们威慑,真正的松赞王可能感觉风险过大,留下了一个替死鬼。” “也有一些道理!” 大梵天点点头。 作为自己的妻子,妙音没有任何欺骗自己的理由。 而妙音身上有秘卫造成的伤,也有大帝之剑毫不留情打杀的痕迹。 国运之气的锋锐与普通宝剑挥斩时的威能有着一定的差异。 这些痕迹做不得假。 而在那荒野中更是埋藏了一具秘卫的残骸。 “也就是说!” 大梵天沉吟了一下才继续开口。 “这逻些城中的松赞王可能是真,也可能作为明面上的摆设,但离去的松赞王必然是真?” “我觉得应该是这样。” 妙音点点头,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推断合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