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她难忍这种斩妖身的痛楚,神智有些恍惚,待得后来寻伽罗王无果后,神智开始陷入混乱。 再清醒时,就到了现在。 “您这是精神分裂啊!” 琵琶洞主描述了许久,李鸿儒最终得出了结论。 任何术法和武技都是前人一次次不断的调整打磨,又不断的实验才有着完善。 作为初创者或融合术法武技者,不可避免遭遇修行风险。 琵琶洞主这是自己捣鼓,将自己差点捣鼓没了。 听琵琶洞主的描述,李鸿儒觉得对方很可能将自己玩坏了。 李鸿儒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。 他虽然没捣鼓什么新的术法和武技,但在元神一途上,他也算少有者,全靠自己瞎摸索前行。 至今为止,李鸿儒就没见过什么三位一体元神的修行者。 这种多胎元神让他修行缓慢,但又给予着无数裨益,让他少有遭遇针对。 “我精神分裂?”琵琶洞主疑道:“您的意思是说我神经病吗?” “……” 李鸿儒默然。 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。 这不断修行向上,他就没见过朝廷哪位大儒和大将将自己给斩了。 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。 不仅琵琶洞主精神有问题,李鸿儒觉得创建这种功法的人脑子也有问题。 这是一斩一个神经病。 但也有斩出好下场的。 比如观自在菩萨就活得很自在。 但李鸿儒觉得这位灵山的菩萨大概率也有隐疾。 他见过这位菩萨的过去身慈航道人,也见过这位菩萨的现在身。 这是一男一女截然不同的形态。 李鸿儒不知对方是否有性别方面的困扰,又或者情感方面出现什么认知障碍。 听琵琶洞主的描述,这有些类似于分身术的某个晋级版本,大致的修炼过程是将自己认为丑恶的一面注入到分身中,待得心心相通,而本体又能独自存活,便斩断这种相互的关联。 如果认为懒惰是丑恶的一面,便斩掉懒惰,从此本体再无这种行为。 如果认为霸道是丑恶的一面,便斩掉霸道,从此本体大概率遵循王道。 …… 斩恶尸,斩恶因,斩妖身。 诸多坏的一面被斩掉,也就只留下了好的一面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