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时间难于回去,李鸿儒在观星楼中沉默了很久。 “我听说小袁被你坑去寻山河龙脉了?” 李鸿儒略显自责时,听得李淳风开口,这让他张了张嘴。 “我没想坑他”李鸿儒道:“难道他也出事了?” “这倒没有,他活得好好的”李淳风摇头道:“皇上当年不解炀帝为何屡屡强征句骊,待得泰山封禅后才觉察出了问题!” 在很多事情上,大唐向来是沿着大隋前行的路继续前进。 大隋失败了,但大唐成功了,甚至于走得更远。 但大唐对大隋国曾经的一些行为也疑惑不解,只觉其中有着各种智障问题,不乏拿来做警戒性的教育。 大隋三征句骊国就是其中一条。 这甚至被唐皇曾经批评为滥用民力,也是大隋倒下的重大导火线之一。 在大隋朝征伐句骊的战争中,动用的人力数百万,征调的财物无数,大量士兵、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。 这导致大隋的底层出现了极大的问题。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生产,也缺乏耕畜,土地荒芜,经济被破坏。 一切宛如断掉的琴弦,隋炀帝再强也无力为天。 打仗打到隋炀帝这种程度很罕见,便是最公正的史官都不乏严厉狠批。 “这两者有什么牵连?”李鸿儒问道。 李淳风一者提及袁天罡,一者提及唐皇和隋炀帝征伐句骊国,这让李鸿儒有猜测,但又难于确定。 “皇上在泰山察觉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”李淳风竖起手指道:“句骊国在不断偷窃大唐的气运!” “偷窃?” “我们也不知他们如何进行的偷窃,但大唐气运不断向句骊国转移是事实”李淳风道:“气运越盛,战争便容易占据各种天时地利与人和,或许炀帝就是败在了这种问题上。” “他们国度不算大!” “是啊”李淳风点点头道:“明明不算大,但就是能硬生生拖垮大隋,也让陛下御驾亲征功亏一篑!” 对外宣布的大捷,但对大唐如今的国力而言,唐皇御驾亲征没有覆灭句骊国就是失败。 李淳风揭下了这层遮羞布。 “若长此以往,他们就宛如吸血虫一般,能靠这种偷不断强大,直到让我们难于撼动”李淳风道。 “能这么强?” “你不能小觑这种偷国,这宛如老鼠刨粮仓,再大的粮仓也禁不住折腾!” 李淳风叙说完,这才转到袁天罡的身上。 “皇上也难克这种气运方面的因素,只能寻了小袁去寻求东土龙脉,将句骊国偷窃的脉络斩断!” 气运在平常难显威能,但在关键时刻就能产生某种倾斜。 很显然,唐皇也难敌这种气运的倾斜,最终让句骊国有了喘气缓冲的机会。 “这是一场必须分出胜负的战争,我们必须将句骊国打死”李淳风道:“否则会不得安宁,以后必然衍生出倾国的大祸患!” “他们能覆灭大唐?”李鸿儒问道。 “谁知道是哪一代王朝,东土王朝存在更替是正常的事,但我们难于容忍被外族侵入替换!” “是如此!” “皇上甚至于开始怀疑这可能是仙庭的阴谋,想扶植外来势力窃我们的国运。” …… 李鸿儒在玄学之事上的发言权很低。 此时李淳风说什么就只能信什么。 双方谈吐涉及东土气运之物,这不由让李鸿儒想起了秦皇的十二分陵,更是有海外三仙岛的锁龙柱。 在方丈岛,封锁的锁龙柱已经崩溃,让无数灵气有着溢出。 这处海外仙岛处于东海区域,李鸿儒也不知这种事情是否有影响。 他决定去请教请教不怎么靠谱的杨素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