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太极殿中。 公输少卿因伤告退,又有崔少卿和鸿胪寺丞李孝敢领了密旨。 李鸿儒也领了一道密旨。 只是他还有一些额外的事,暂留了太极殿。 “你的阵法水准如何?” 看了李鸿儒半响,唐皇才有发问。 他验证过李鸿儒很多本事,但同样难知李鸿儒的深浅。 尤其是李鸿儒近年修炼水涨船高。 往昔还能看透李鸿儒的能耐,知晓李鸿儒那点本事,但待得如今,他同样难于靠双眼去分辨。 李鸿儒学过很多本事,唐皇希望李鸿儒也具备一定的阵法水准。 他颇怀希望的问了一句,顿时让李鸿儒抿了抿嘴。 “臣学过《河图洛书》,看过《葬书》、《撼龙经》、《疑龙经》”李鸿儒道。 “水准呢?”唐皇再次问道。 “学过,看过!” 李鸿儒从阎让和阎立本兄弟那儿了解了十大阵法,通晓了一些破阵穿插的能耐。 但李鸿儒阵法的本事还得靠《河图洛书》。 这是阵法最基础的源泉,也是诸多阵法的基础学说。 他的水准就维持在这个水平线。 “只是学过和看过?” 唐皇回过神来。 如李鸿儒这样,在阵法修炼水准上只能称呼为学徒。 阵法不是学点基础的典籍就有相应能耐,也不是靠看过几本书就能担当阵法大师,而是需要常年累月的实际操作,具备因地制宜的本事。 “也是,毕竟你并未专心于这行!” 大概是心中的期望高了,唐皇不免有一些小失望。 他此前没有选择李鸿儒出使泥婆罗国的原因不外乎如此。 没有阵法的本领,将这小伙丢过去就是浪费人才,只是发挥陪跑的作用。 相较于出使泥婆罗国,李鸿儒显然更适合其他位置。 只是唐俭和公输少卿灰溜溜回长安,唐皇可选派的人手陷入有限的地步。 唐俭和公输少卿通晓阵法,能做布阵之用,李鸿儒则是没法单独干这种活。 “皇上,我能学的啊,不就是插几根旗子,这事情简单,我学起来肯定会很快”李鸿儒低声道。 “怎么可能简单”唐皇道:“阵法一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,即便布置阵旗也是如此,但凡让阵旗错一丝方位便难于引动气运之力,甚至不乏逆向的后果!” 若不会计算,不会定位,阵法便难有威能可言。 引一条水沟的水是引,引一条河的水也是引,彼此之间的差距难于去计算。 但凡布置欠佳,收成的效果差异巨大。 若是摆阵不妥,难于牵引气运也很正常,甚至不乏可能出现的倒贴行为。 “你需要带一个阵法高手前去,只是时间已经过了三月有余,此时还有一些要事,这要如何选人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