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相应国度中的一些动乱不可避免。 “当内因难于解决时,外在的隐患很容易将之凝实成一根绳子”李鸿儒道:“咱们这种行为会不会引发摩揭陀国一致的对外,反而帮助了阿罗那顺?” “确实有这种可能”杨素同意道:“我们只有秉承正义去分化,才能避免产生这种问题!” “秉承正义?” “阿罗那顺谋朝篡位名不正言不顺,我们可以用相关名义进行讨伐,那定然会有诸多势力选择袖手旁观!” “他背后有灵山派系佛陀支持,若是有顶尖高手前来斩杀我们,这要如何解决问题?” “那就需要用更高的名义了!” 杨素抓住笔杆,笔锋透纸。 李鸿儒张目望去,只见地图上‘国战’两个字映入了眼中。 “涉及国度之争,哪怕他们是灵山佛陀也要遵守国战的规矩,除非他们愿意将之一切都绑在摩揭陀国身上,从此成为大唐明面上的敌人!” 杨素低语了一声。 涉及私下之争时,佛陀们对他们出手并无忌惮。 当事情摆到明面上时,诸多行为便会束手束脚。 但凡灵山佛教没有想着扶持摩揭陀国和大唐完全对立,便难于捆绑到国战交锋之中。 如婆罗门教也不例外,只是吐浑国覆灭,而大唐在征伐星宿川时才做过了一场。 正常而言,这些教派少有直接参与到正面交锋之中。 杨素说上数句,又将其中的规矩娓娓道来。 “虽然如此,但我总感觉咱们人少了一点点!” 杨素说的头头是道,李鸿儒点头同意时不免也看看彼此。 杨素的建议极为天马行空,而李鸿儒向来也不喜循规蹈矩,但凡有可能,他便愿意去试试。 若是能让阿罗那顺的王朝吃点亏,他很乐意去干这种事情。 对方驱逐大唐使团,甚至导致了大唐使团成员陨落,这种事情往小了说可以称呼为意外,说大了说便是对大唐进行正面挑衅。 他们是使团,代表的是大唐,而并非个人。 若是发起战争,这种战争行为无疑站得住脚,甚至于显得极为正义。 一者是需要对阿罗那顺进行讨逆。 一者是动用国战手段,避免佛陀插入战争之中。 两者齐下时,能解决掉诸多麻烦,也让战争出现了一丝可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