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鸿儒的到来让杨素多了一丝生气,宛如乾坤万物复苏,杨素不再如此前那般阴郁。 待得此时有着安排,女王觉得杨素定然没了此前的算计。 这也能让她省点心,免了时刻盯着杨素反扑。 “也不知大唐王朝女子的地位到底如何?” “若是如吐蕃国那般愚昧,那岂不是让女子坠落火坑有着生不如死!” “但此前来的大唐使团中女子地位确实很高,或许大唐与我想象中有所不同。” “玉皇陛下和三清四帝在东土生造化,我又不便横行插手,这要如何东迁?” …… 女王宫中,除了杨素心有乾坤的算计,女王亦是思绪万千。 当踏足到足够的高度,人并不会单独为自己存活,而是想着做一点什么,又能去做一些什么,才能从漫长的寿命中找出生命的真谛。 对女王而言,枯燥的长生中,保护女子已经成了天性中的一种行为。 尽管她做得并非十足的好,但给战乱中诸多女子找了一条活路。 这是实实在在的行动,远比嘴巴上说教要强。 只是女王也觉察到女子国度的劣势。 靠着子母河连连传承了数代,又少了战乱困苦时的苦难对比,这个国度人心浮动,已经有了各种的不满足。 当西梁国成为周边最穷的国度,女子们的性情愈发走向极端。 若西梁国在数十年内崩溃,这也并不乏可能。 这很可能难于等待到她再次掌控西梁国。 她自然要给西梁找一条出路。 强国是最佳的理想,东迁则是一种另类的妥协,而给予她其它选择之处则是难见光明。 她对杨素的要求确实高了一些,但杨素作为大隋朝顶级的文臣,这是她能找到近年代最智慧的大文臣。 能辅助大隋文帝创建大隋,女王不免也想依靠杨素建立西梁功勋。 只是缺人、缺钱、缺粮,几条拦路虎让杨素有智慧难于动用。 时至今日,女王亦不再做强求,但凡杨素能谋夺出西梁的后路,她都能接受下来。 “倘若东迁……” 倘若能给予出足够的支撑与保护,大唐又是一处文明发达之国,女王觉得东迁也能接受。 即便欠缺了她的守护,西梁的女子定然也能在大唐存活下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