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若是如此,你的商团可以直接出行,我领着的使团在七天后追赶,待得吐蕃之行后我们再相会,到时候我会动用强风兵法改变行进方向,你们一口咬定是正常行进的方向,让使团人员跟随绕个圈就行!” 前去过西梁国的人罕有,即便鸿胪寺成员也是如此。 但凡在荒漠区域做法混乱了方向,使团行进时必然会踏上另外一条路,转而有着绕弯,待得来来回回拉扯数天,也就到了西梁国。 两人低声秘议了近半个时辰,待得后来李鸿儒又提及了吐蕃国之事。 诸多事商定,两人才齐齐对视一番,有着各自的散去。 这一趟出行掺杂了自己心思,又带了朝廷目的。 公孙举觉得事情纷杂头大时,李鸿儒不免也伤脑筋,只觉应对的麻烦诸多。 西梁女国有个大致的行动方向也就罢了,吐蕃国的松赞王暴毙,这无疑让李鸿儒无从下手,只能看一步走一步。 甚至于他占了真武宫主的位置,与如今盘踞在吐蕃国的佛教不乏过节,前去吐蕃国的风险并不算低。 以佛教动用毗蓝婆菩萨试探真武宫的行为,李鸿儒就能感觉到如来佛祖在背后的各种不甘。 大抵是稳住了仙庭,又妄念着在大唐国卷土重来,如来佛祖不乏小动作。 “但你应该不会自暴自弃到弄死松赞王吧?” 以如来佛祖覆灭劫比罗伐窣堵国的手段,李鸿儒觉得如来佛祖并不会对帝王下杀手。 作为顶级的大修炼者,又是曾经的王族,如来佛祖很清楚天地间的这种奇妙。 没人想迎接不知何时到来的厄运。 如李鸿儒等人甚至不乏各种算计,妄图分享王朝气运之‘势’,让自己增添裨益。 前脚不小心弄翻了唐皇,若后脚明张目胆弄死松赞王,李鸿儒觉得如来佛祖的厄运不会低。 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教派之主的行为。 “莫非你厄运到接了谁家倒过来的屎盆子不成?” 李鸿儒首要怀疑对象必然是佛教势力,这大概也是涉及相关者怀疑的首要目标。 作为退后居于吐蕃国的大型教派,佛教不乏扎根吐蕃生存的可能。 这也必然会引发矛盾。 往昔的婆罗门就不乏和吐蕃国关系紧张,弄到了围追堵截松赞王建立寺庙的地步。 若是佛教和吐蕃王庭发生了点什么问题,这也能理解。 隐隐中,李鸿儒又觉得如来佛祖不该犯这种错,对方似乎当了替罪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