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生前有生前的荣耀,死后同样没有任何特殊,儿子该被砍头还是被砍头,甚至于错杀也难于琢磨,没有什么人可以去追责。 长孙无忌能看开权利。 但他想给自己一份善终。 在完成唐皇交托时,让朝廷稳稳过渡到下一代。 “他太急了!” 长孙无忌指了指皇宫的方向。 “这是有一丝底气就忍不住跳出来,以后必然要吃大亏!” “咱们哪能管那么多,就算你管了这个,那以后继承王位的第四代呢,你还能一直维护下去不成?”李鸿儒劝道。 “第四代”长孙无忌沉默了数秒才道:“若是搞不好,咱们大唐就是个帝传三代的命,哪还有第四代!” “都这么多年了,你怎么还信那一套?” “你就当我是心血来潮,脑子里生了妄念!” 长孙无忌摆摆手。 他和褚遂良是一路人,李鸿儒则是另外一路人。 他和褚遂良被捆绑在朝廷上,李鸿儒则是跳脱得很厉害,压根没受朝廷的管束。 而且时间过了这么多年,长孙无忌发现李鸿儒几乎踩踏在每一个避让重大风险的点上。 这是趋吉避凶,有麻烦的事一点都不沾染。 李鸿儒早年作为承乾太子东宫中的一员,长孙无忌不免也啧啧称奇,只觉见证了对方这数十年一直安然的最大因素。 宛如一只自律的仓鼠,这是在粮仓中进进出出,最终有了吃饱。 而他们则是一直在粮仓中吃,让身体有了臃肿,也困在了粮仓中难于脱身。 有职责、有隐忧、有不舍、也有难脱…… 长孙无忌心中的情绪很复杂。 但他觉察出了端倪,又不存在和新皇较劲的念头,以后必然会避让。 避让之后步步缩退,权势也必然会一削再削。 对他而言,想如尉迟恭那样在府邸中安然养老是一件困难事。 尉迟恭能以武者年老体衰为由请辞养老,而文人则是年岁越大,元神实力越强,长孙无忌请辞难于通过,甚至帝王的戒心不会少一分,反而可能产生疑心。 “我现在就是这个念头,你能耐大,你帮我想想办法”长孙无忌道。 “我能有什么办法”李鸿儒推辞道。 “我当年那么照顾你,你应该给我想想办法,我能觉察出你心思,你似乎存在解决问题的办法!” 长孙无忌脸色肃穆,一脸认真看向了李鸿儒。 “你又对我用术法了,但我当时确实不知……等等!” 李鸿儒看着长孙无忌眼中的异光,他晃晃身体,破除长孙无忌感知时,心中确实联想起了一些内容。 “既然你存了心思退出朝廷,你帮我做一件事,我就到时保你出来”李鸿儒道。 “什么事?” 长孙无忌一时兴趣顿起。 他在李淳风那儿求了许久,才求了一点口风。 他没法感知李鸿儒什么心思,但李淳风既然说了,他就得试试。 试一试不亏。 他眼下显然是得到了一个承诺。 甚至于李鸿儒应下时显得极为安然。 这让他不由暗骂了一句,又有低声的询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