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太平时代难有顶尖的帝王强者,但国度强盛下对外的战争大胜,必然有杰出的帝王。 大唐的西伐,又有眼下大唐即将的东征。 这都是王朝强盛到一定程度才有的可能。 这对应着新皇登高的机会。 李鸿儒寻求的操作空间也在其中。 九品已成,他只欠玄功渡天劫。 他此时等待苏烈平定百济国的气运。 他希望借此能勉强平定他的衰运,让自己的状态正常一些。 若后续平定句骊国,可以借此顺风顺水修行八九玄功,他的谋求到此基本止住。 若依旧有欠缺,他才考虑接引地朝气运。 他此时和新皇一阵聊修炼和封禅的话题,也慢慢开始牵引‘天、地、人、神、鬼’朝的相关话题。 这让新皇相当有兴趣,甚至还主动开口提及已经获知的内容。 “仙庭谋天朝,人朝当属我们东土大唐为正统,地朝争议极大,屡有破败难于创建,鬼朝积弱,至今只有酆都地府拥有一方诸侯之力,不成气候!” 作为帝王,诸多帝王在登高时也继承了一些以往的知识,多多少少有过一些了解。 新皇寻思过一些档案密卷,又点了点头提及诸朝。 不论采用哪种朝廷的形式,诸多朝廷都具备汇聚气运的能耐。 但各类朝廷汇聚气运的多少则另有计较。 譬如百济国同样能汇聚气运,句骊国也能汇聚气运,吐蕃国等也能汇聚气运,大唐同样如此,仙庭也没区别。 又有教派游离,采用取巧的手段绑定在某朝上讹取气运。 众帝王或教派之主无一不是妄图借助充盈的气运冲击向上,踏入到某种极限。 这其中有新皇这类元神八品就想借助封禅气运登高者,也有如来佛祖这类处于三界巅峰依旧存念更进一层者。 众人追求不同,拥有的能耐不同,所需也不同。 但王朝显然是越强越好。 “神朝呢?” 新皇的资料远较之李鸿儒想象中要多。 李鸿儒一直想将话题往地朝上引,但他此时确实对这类知识有兴趣。 若非帝王,又或二郎真君和西王母这类往昔拥有过王室身份者,诸多人对此少有认知。 “神朝”新皇思索了一下才回道:“这是一种极为偏门的王朝,在记录中只有一位叫姜尚的人衍化过神朝,不过他死的早,后续就没什么神朝传闻了。” “这些王朝真是一个比一个冷门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