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李靖难于自我辩驳,李鸿儒也无法找出确凿之证。 李靖很清楚自己没被侵占,李鸿儒也知晓对方正常,甚至于李靖借助炼化对方,让自己实力从八品迈入到了九品,在晚年时进行了突破。 可这有口莫辩。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产生物证,甚至于难有人证。 李鸿儒最终在崔敦礼拿出的证词书上签名担保。 但这份担保书能起多少作用难言。 “杀人不见血!” 高甑生武将思维难于想出这些事情,幕后定然是有那位唐先生出谋划策。 这种策略一击致命。 文人的难缠让李鸿儒觉得有些糟糕,只觉朝廷之事太复杂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祸患。 没人会是百分百清白,便是李鸿儒身上都沾一些不光彩的事情,譬如私下交易小须弥袋便能拿来做文章。 他也只能选择尽量低调。 如今的太子是未来帝王之像,少有人想着拉他这位太子中舍人下马,转而去交恶到太子。 “功是功,过是过,功过永远不能相抵!” 做了再功大的事情,朝廷会以奖赏抵消,而产生了过错,则依旧会动用到律法,往昔的功劳难于相抵。 李鸿儒也不清楚李靖有没有捞丹书铁券之类的保命道具。 他胡思乱想了一会儿,又想到了杨素。 杨素久经朝廷风浪,很熟悉朝廷的那一套。 若是有杨素建议,李鸿儒觉得或许会有一些办法。 但他年年等,月月等,也没看到杨素跑回长安城。 大唐地域宽广,而秦皇陵分墓的数量又多,即便花费半年寻一处墓穴,那也需要五六年。 这其中还有在旅途上的时间。 李鸿儒心下一算,只觉与杨素见面遥遥无期,几年内很可能难于相见。 “师兄,嫂子,小韵儿,你们这次真是被坑的有些惨!” 应下了杨素那个人情,公孙举一家几乎陷了进去。 在杨素没有寻完秦皇陵大墓之前,公孙举都无法脱身,这必然导致拖家带口四处流窜寻墓探墓。 杨素和师兄归期遥遥难知,李鸿儒也只得耐下心来。 他传授李旦《五虎断魂刀》,相应也去崇文馆中寻找了各类典籍做慢慢的观看。 一弓、二弩、三枪、四刀、五剑、六矛、七盾、八斧、九钺、十戟、十一鞭、十二锏、十三镐、十四殳、十五叉、十六钯头、十七绵绳套索、十八白打。 十八般武艺之书,李鸿儒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些。 若是有入眼的配套书籍,李鸿儒就挑出来,准备做后续的研读,等待以后拿去给杨素请祖宗。 计算清楚杨素可能的归期,李鸿儒也不显急,只是不断观看和挑选,扩增自己的见识面。 文法需要探讨,武技到一定程度之后也需要交流切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