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扩充见识是必然。 只有到一定门槛之处,才需要去增进。 这日,李鸿儒教授了一番刀术,正准备出门去崇文馆蹭一蹭,见得张猛传呼,顿时让他踏出的脚又转了个方向。 江湖司有鱼承晔干活,长孙无忌或适应了李鸿儒这种做事风格,又或需要不断竖立自己的权威影响,李鸿儒的事情不多。 崇文馆则是自由之地,李鸿儒虽然捞了个崇文馆学士之名,但这处地方并不需要去报道,只是有所求就需要有所予。 靠着苏亶的关系,李鸿儒后门开的很大,颇为自由的在其中挑选各类典籍观看。 而剩下之处便是太子中舍人的身份,这需要李鸿儒辅助太子。 但凡太子有诏,这很可能意味着需要干活了。 李鸿儒随着张猛踏入皇宫,又到了东宫,这才见到太子。 相较于上一次的相见,此时的太子脸色与唐皇没区别。 唐皇摞下了朝政,此时依旧是太子在监国。 往昔喝小酒的桌面上,此时还堆积着几份奏折。 看得出,太子的日子过得很匆忙。 “你来了!” 太子的声音有些嘶哑,但又多了几分厚重的气势。 “殿下!” 李鸿儒见了礼,按太子的手势坐了下来。 “你给李靖写了一份担保书,高甑生和唐奉义将你也一起告了!” 太子指了指奏折,一脸的头疼之色。 他当然很清楚李鸿儒的奔波。 这是从吐浑国战场上侥幸不死,休息还没多久,就被委派了出去,此时同样没回来多长的时间。 没有人想着不断遣拿这些人如牛马一样的不断干活。 征战结束之后,大多人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放松期。 但事情涉及到了李鸿儒,这便不得不去干活了。 如同李靖一样,李鸿儒此时也开始被找茬。 在奏折之上,李鸿儒看到了涉及‘军资奖罚不明’‘部分财产来源不明’‘目无法纪,不正常履行职责’等模糊不明的小毛病。 重中之重则是包庇仙庭下凡的李靖,有颠覆大唐的祸心。 “这两人有毛病!” 李鸿儒吐槽了一句。 此番造谣一张嘴,辟谣则要死人。 只是给李靖做了一番正常的辩解,李鸿儒没想到自己也被殃及了池鱼。 这是一个诬陷的杀局,看似普通,但确实会要人性命。 第(3/3)页